翼角是中國古代建筑屋檐的轉(zhuǎn)角部分,因向上翹起,舒展如鳥翼而得名,主要用在屋頂相鄰兩坡屋檐之間。四合院設(shè)計中,如果在建筑上做出翼角,整個房子都會顯得靈動起來。
《詩經(jīng)》就有“如暈斯飛”的句子贊美建筑物,可知西周大屋頂已引人注目,但不知有無翼角。出土的戰(zhàn)國銅屋、銅闕和銅器上鏤刻的建筑圖象都是直屋面和挑出很遠的直屋檐,無翼角。現(xiàn)存最早的屋角做法表現(xiàn)在東漢石闕上,檐口是直的,在45°線上有斜置的角梁。
角椽的排列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角椽同正身椽平行,愈至角則椽愈短,椽尾插入梁側(cè);一種是角椽逐根加大斜度,向角梁傾斜,如鳥翼上的羽毛,椽尾也插入角梁側(cè),椽長雖也逐根縮短,由于傾斜,所以長度大于前一種。這兩種做法沿用到唐代,翼角的具體形象最早見于南北朝石刻中。最早的實物是五臺縣南禪寺大殿的翼角,它的角椽排列方法屬于第二種。
最常見的翼角做法,北方是清代官式做法,南方是主要流傳于江浙地區(qū)的發(fā)戧做法。
清代官式建筑翼角起翹一般為自正身椽上皮到最末一根角椽上皮升高四椽徑,出翹為角梁外端的正投影長出正身椽三椽徑,工匠術(shù)語稱之為"沖三翹四"。
南方的水戧發(fā)戧,屋角處的角梁斷面高度為椽高的三倍左右,椽和角梁的下端都搭在檐檁上。為使角椽上皮逐漸抬高到與角梁上皮相平,以便鋪望板,在屋角處正側(cè)兩面的檁上各墊一根三角形木條,宋代稱“生頭木”(清代稱“枕頭木”)。這樣屋檐至角處就出現(xiàn)平緩的上翹(清代稱為“起翹”)。